药师提醒儿童腹泻用药需注意上

儿童腹泻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多在6个月以上2岁以下,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针对腹泻治疗的原则是预防和纠正脱水、调整饮食、合理用药、加强护理;其中合理用药是治疗腹泻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儿腹泻用药时需谨慎选择并按正确方法使用,用药不当或方法不正确都可能会加重病情造成不良影响。

1、慎用止泻剂

抗胆碱能药物能减缓胃肠蠕动,致使病原体的排出也减缓了,进而使病情加重或病程延长。如洛哌丁胺,因为它抑制胃肠动力的作用,增加细菌繁殖和毒素的吸收,对于感染性腹泻有时很危险。所以抗胆碱能药用于有腹痛者及功能性腹泻者,不能用于感染性腹泻者。在腹泻的处理中,应慎用止泻剂,腹泻严重者可以口服蒙脱石散。

2、一般不用抗生素

病毒性腹泻不推荐使用,普通细菌性腹泻可不用,严重细菌性腹泻或有并发症者建议使用。临床上,小儿腹泻多数系病毒感染和消化不良所致(占80%以上),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只占少数,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以防治脱水、对症处理为主。

3、腹泻不应随便禁食

小儿腹泻大多起病很急,频繁腹泻会使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素迅速丢失,造成急性脱水。有脱水征象的患儿,应用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通常在2~4小时内可纠正脱水,一旦中重度脱水被纠正就应该立即恢复进食。因为人在腹泻时,会丢失大量水分和无机盐,禁食会导致人体能量不足,反而加重病情。因为腹泻影响进食的患儿,在脱水纠正后尽快恢复母乳或以前的饮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喂食与患儿年龄相适宜的易消化食物。但有些食物不推荐在腹泻期间食用,比如含脂肪高的食物,及含高浓度单糖的食物,如果汁、甜点心、碳酸饮料等。

4、补液≠输液

在急性腹泻的治疗中,口服补液盐是一线补液方案,不是输液。对于没有其他问题且不存在低血容量的腹泻患者,关键的治疗手段是用含水、盐和糖的溶液补液,最好是口服补液。对于病情更严重的腹泻病患者,口服补液盐ORS补液则更适合,需少量多次服用。中、重度脱水的患儿,或者呕吐严重、喂养困难的患儿,可以通过静脉补液,首选乳酸林格氏液或5%葡萄糖或乳酸林格氏液,也可用生理盐水。由于生理盐水不含钾和碱性物质,不能补充机体的钾丢失并纠正酸中毒,故不为首选。一旦完成补液,就可改为口服补液盐。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54(7):-.

[2]方鹤松.小儿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J],.26(19):-

[3]陈治珍,许华,刘华,林卓殷.内外合治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35(12):15-16.

科室:药学科作者:王倩

审核:张军娣编辑:刘彦会主编:吴新安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阿胶那些事(上篇)

●阿胶那些事(上篇)

●花中黄金—藏红花(一)

●花中黄金—藏红花(二)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chuanyundong.com/fxys/937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