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腹泻,尤其是夏秋季节,肠胃就格外的脆弱。
夏季吹着冷气吃口冰,三五好友撸个串,肠胃马上就得摆脸色。
秋天葡萄桃子柿子梨,各有各的风味,一没注意吃多了,或吃了不洁的水果......分分钟让人拉到怀疑人生!
有的情况是急性腹泻,几天就能好。还有的情况是长期的慢性腹泻,吃药好点,停药了过段时间又复发,断断续续拉了有半年。
1别小看腹泻
其背后可能暗示着多种疾病
误食了不洁瓜果,或者受凉导致的腹泻多是急性腹泻,这种腹泻多数能找到原因,对症治疗即可。
但有的人是出现没有缘由的慢性腹泻,比如一吃凉的、油腻的、吹冷气、饮酒就腹泻,甚至出现便血、消瘦的情况,这些情况要及早诊治,千万不要自己扛着,因为慢性腹泻背后可能预示着某种严重疾病。
引起慢性腹泻的原因很多,比如普通的慢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细菌性痢疾、肠结核、肠道肿瘤,以及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等都可能引起腹泻。有的疾病致残率很高,比如炎症性肠病、肠癌等疾病,所以需要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2急性腹泻根据情况用药慢性腹泻针对病因治疗轻度的急性腹泻大多数不用治疗,休息加口服补液盐,2天就能好;如果腹泻超过2天,拉肚子频繁,可以适当吃止泻药治疗,多数一周内会好;但要注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慢性腹泻一定要先鉴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找到病因,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很多疾病,就是因为没有重视身体发出的报警信号,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慢性腹泻也是如此。
3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
要警惕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作为消化道的一类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疾病,会出现慢性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甚至体重减轻等症状。如果发现腹泻吃了药好点,停药就复发,尤其是15~30岁的青年,就要警惕是否是“炎症性肠病”了,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怀医院就诊时,有人发现做了一堆检查,还没弄明白自己得了什么病,难道是医生的水平不够?做的这些检查究竟有什么作用和目的?
之所以需要做很多检查是因为炎症性肠病的症状不典型,与慢性肠炎、肠结核、慢性细菌性痢疾症状相似,缺乏诊断的金标准,要想明确诊断,就要一一排除其他疾病,需要利用很多诊断工具。包括必须要做的实验室检查,粪便方面的检查,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以及影像学检查(X线消化道气钡造影、小肠CT、小肠核磁)等。每一项检查都有其各自的作用,事先和医生做好沟通,明白医生的诊断思路,就医时不慌不忙。
4炎症性肠病不及时治疗
致残率很高
炎症性肠病分两类: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很多克罗恩病患者大多发生于十几岁,由于克罗恩病累及从口腔到肛门的全消化道,所以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未成年人出现营养不良,阻碍生长发育。
另一方面,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结直肠癌的可能性都会升高,尤其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8-10年后癌变风险升高,15-20年可能就会并发肠癌,所以要定期筛查结直肠癌。
炎症性肠病患者急性发病时,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腹腔感染,因为肠道里易出现脓肿,脓肿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旦脓肿破裂,可能导致致命的腹腔感染,也就是腹膜炎。这些都是炎症性肠病的并发症,当然还不止这些。
在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上,目前主要是以四类药物的内科治疗为主: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
如果出现并发症,比如肠梗阻、瘘管、癌变、肠穿孔等情况,还需要手术治疗。
随着年龄增大,炎症性肠病病情会越来越严重,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越来越大,预防并发症要注重整个病程管理。综合运用药物治疗、营养支持治疗、手术治疗、饮食护理和家庭护理,减少发生并发症的可能。
5健康的生活方式
减少炎症性肠病复发频率
生活方式是炎症性肠病的一个相关因素,目前认为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可能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危险因素,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都会增加炎症性肠病患病风险。还存在某些食物会加剧炎症性肠病,患者应该减少食用自身不耐受的食物,调整饮食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疾病复发。
补充益生菌,帮全家护好肠道
除了少吃冰冷食物、远离路边摊烧烤、合理保存剩菜外,补充益生菌也有助全家护好肠道。
益生菌也叫有益菌,是有益活性微生物的简称,常见的有副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等。
它们可以产生一些特有的酶类,帮助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并能抑制有害菌生长,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强免疫力。
此外,益生菌还能分泌有机酸,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让肠道保持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炎炎夏日,很多人体内的菌群已经处于失衡状态,有益菌明显处于劣势。
研究表明,补充益生菌食品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健康的有效途径,其中,乳酸菌饮料是补充益生菌的有效方式之一,比如葆婴USANA益生菌就是不错的选择,其具有很多优势。
想通过个人定制营养干预方法的朋友可以咨询,治白癜风福州哪家医院好告别白癜风舍我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