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pf.39.net/bjzkbdfyy/140123/4331581.html细菌性腹泻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魏氏梭菌是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临床上感染普遍,也是导致猪场腹泻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之一。1流行特征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包括仔猪黄痢(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和仔猪白痢(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痢是初生仔猪发生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仔猪,以1~3日龄最为常见,发病率(90%)和死亡率(50%)均很高。临床症状以排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和迅速死亡为特征。病仔猪不愿意吃奶、精神萎顿、粪便呈黄色糊状、腥臭,严重者肛门松弛,排粪失禁,沾污尾、会阴和后腿部,肛门和阴门呈红色,迅速衰弱,脱水、消瘦、昏迷至死亡。仔猪黄痢在春季气候多变、圈舍潮湿时多发。仔猪白痢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多发生于断乳当天。临床上以排灰白色、糊状腥臭味稀粪为特征。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本病没有明显季节性,但在气候突变、阴雨潮湿时易发。母猪饲料质量较差、母乳中含脂率过高等常常是本病的重要诱发因素。仔猪副伤寒由沙门菌感染引起,主要发生在6月龄以下猪,1~2月龄仔猪多发。急性型常呈败血症变化,皮肤上有紫红色斑点;亚急性或慢性型表现为肠炎、消瘦和顽固性下痢,粪便恶臭,有时带血。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及带毒猪,通过粪尿排出病原菌,污染外界环境。仔猪通过消化道感染发病。本病没有明显季节性,在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气温多变时容易发生。仔猪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差、仔猪抵抗力降低等是本病的诱发因素。仔猪红痢由C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以1~3日龄新生仔猪多见,偶发生于2~4周龄以下的仔猪。发病仔猪由于肠黏膜炎症和坏死以排出红色稀粪为特征,病程短,死亡率高。2防控措施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改善饲养卫生条件,用具及食槽应经常清洗,圈舍保持清洁、干燥。在气候多变的春季,要保持猪舍内的温度恒定,在天气骤冷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做好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断奶前要提早补料,逐渐增加饲料的饲喂量;断奶后不宜突然更换饲料,要限制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饲料的饲喂,增加日粮中纤维素的含量。做好母猪临产管理。应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换干净垫草。母猪产仔后,对母猪乳头、乳房和腹部皮肤擦洗干净,逐个奶头挤掉几滴奶水后,再让母猪哺乳。进行药物防治。对于各种细菌性腹泻,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敏感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但要考虑轮换用药,以免产生耐药性菌株。
精英牧业全国空白市场招代理!
也可以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