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肠炎是养殖过程中老生常谈的疾病,很多养殖户都听说过一句话,叫做“养鸡就是养肠道”。虽然这句话多少有些以点概面,但其核心点是突出了鸡肠道的重要性,这个宗旨是正确的。因为鸡身上重要的消化器官,关乎营养的吸收、饲料的转化,进而影响鸡的免疫力。一旦鸡的肠道被破坏,肝脏、心脏、肾脏可能都会随之受到牵连,鸡群的健康就很难保障了。所以必须要重视起来。
什么是鸡肠炎疾病,引起鸡肠炎的原因有哪些以及怎样治疗?鸡肠炎是指鸡肠道粘膜收到刺激或损害后,上皮细胞肿胀、充血、坏死等炎症反应,它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家禽养殖中经常发生。
鸡的消化系统—口腔、食道、嗉囊、胃(腺胃、肌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直肠)、泄殖腔
引起鸡肠炎的原因有哪些?
一、球虫感染
本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寄生于鸡肠黏膜上皮细胞而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原虫病。(包括小肠球虫和盲肠球虫)。
二、细菌感染:
细菌引起肠炎,也是肉鸡肠毒综合症的原因之一:如沙门氏菌、产气夹膜梭菌等,通过刺激破坏肠道黏膜,同时引起炎症使肠蠕动速度加快,消化液排泄过多,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缩短,导致消化不良。
三、病毒性感染:
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急性高度接触性流行症。病鸡首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
还有呼肠弧病毒、腺病毒、细小病毒、冠状、轮状病毒都可成为肠道肠毒综合症发生的诱因,这些病毒引起肠道炎症,损害肠道的吸收功能,感染后肉仔鸡典型症状发育不良,生长停滞及腹泻等
四、肠道内的酸碱平衡失调:
由于季节、饲料、病原微生物等原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产生大量乳酸,使肠道内PH值严重下降,肠道内环境发生改变,这样就会造成有益菌减少,而有害菌大量生长繁殖,此时肠道处于厌氧环境,魏氏梭菌、肠梭菌等厌氧菌会很多繁衍,有害菌与球虫彼此和谐而加强了治病,这样就会形成有益菌消减,而有害菌很多生长繁衍,特别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能加重致病性。形成特征性的西红柿样或鱼肠样粪便。
五、自体中毒:
在发病的过程中,很多的肠道上皮细胞破裂,在细菌的作用下,发作腐败分化,以及掉落的肠粘膜、逝世的虫体等在体内发酵分化产生很多有毒物质。同时,肠道内异常菌群排泄的毒素均会被机体吸收后发作自体中毒,出现振奋不安、尖叫、瘫痪而衰竭逝世等症状,这是肠毒综合征的首要表现。
六、坏死性肠炎:
由于球虫和有害菌大量生长繁殖导致消化不良和肠道吸收障碍,使电解质吸收减少,同时,由于大量的肠粘膜细胞迅速破裂崩解,使电解质大量流失,出现生理生化障碍,特别是钾离子的大量流失,引起坏死性肠炎的发生。
坏死性肠炎又称肠毒血症,是由魏辱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有时排黄白色稀粪,有时排黄褐色糊状臭粪,有时排红色乃至黑褐色煤焦油样粪便,有的粪便混有血液和肠秸膜组织;食欲严重减退,减食可达50%以上。
七、饲料问题
饲料中大量的能量、蛋白质和部分维生素能促进细菌与球虫的大量繁殖,加重症状。所以营养越丰富,发病率就越高,症状就越严重。而饲喂品质较低的饲料相对发病较低。另外霉变饲料也能加重病。
八、其他:
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滥用会破坏鸡群的肠道菌群,降低鸡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
霉菌毒素问题:正所谓霉菌毒素是万病之源,如果鸡群饲喂的饲料霉菌超标,肠道首先受到伤害,然后免疫力大幅度下降,各种鸡病也就随之而来了。
换料问题:有经验的养殖户在鸡群换料的时候是不会着急的,比如需要5天完成换料的情况下却3天就换完了,养殖户是省事了,鸡的肠道可就受不了了,出现应激性肠炎。
饮水问题:鸡群饮用的水如果不卫生,水源不洁净,微生物超标,也会直接伤害肠道,造成拉稀腹泻。
环境问题:养鸡的环境不好,各种细菌、病毒和有害微生物在鸡群周边广泛存在,不仅对鸡群肠道是个威胁,对整个养鸡事业都是很大的风险。方案:勤打扫勤消毒,消毒可使用烟雾弹,聚维酮碘溶液等等。
鸡肠炎怎么治疗:
1、加强饲养管理,减低饲养密度,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特别是饲槽、饮水器要定期消毒。保持鸡舍内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光照强度、时间、温度、湿度,应符合科学管理的技术要求。
3、饲料:料中长期拌入脱霉剂,防治饲料发霉,禁止使用霉变饲料。科学的添加饲料蛋白和维生素。
4、合理运用药物预防,给予适量的维生素、鱼肝油等营养产品,有助于鸡的生长发育,增强抗病力。
肠道疾病腹泻症状为标,致病因素即病原为本,不可只为止泻而忽略了对病原的消除;只为抗菌而忽略了对肠道毒素的排除和粘膜的保护;补充电解质和维生素,调节腹泻造成的体内电解质失调和酸碱平衡紊乱。只有采取积极地预防手段和标本兼治的原则,才可能最大地降低肠道疾病对鸡的危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