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数家长和老师的心目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在第二位,学生的健康安全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放在平时,大家倒也不多注意,但最近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春季气温变化大,传染病“病毒”种类多,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传染。
不少家长表示,原以为最近都是普通感冒,没想到症状那么难受,作为大人都扛不住,真不敢想象如果孩子出现意外应该怎么办?因此,近期家长们一定要多多注意,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据了解,目前的“病毒”种类还是比较多样的,首先是“新冠”,其实最近几乎都没有听到关于“新冠”的消息,但大家还是要打起精神,因为它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目前大家的体内有一道免疫屏障。
按照专家的说法,免疫屏障在至6个月属于高峰期,按照时间推算,第二波高峰期可能已经开始了,身体素质较差的人可能会提前遇到,但大家不要紧张,毕竟已经有过一次经历,还像往常一样应对就可以。
其次是“诺如病毒”,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目前并没有良好的特效药,家长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要让孩子脱水,让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利用自身的抵抗力让孩子好起来。
然后是“甲流”,有些家长说这是普通感冒,其实不是的,两者之间有很明显的差距,感冒主要是中低热、鼻塞、流涕、全身症状不明显、并发症不多见,“甲流”是高热、咳嗽、全身乏力、浑身酸痛,还可能会引发肺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只要家长能够区分清楚,其实很好应对,如果是普通感冒在家养一养就好了,但如果是“甲流”的话,就要尽快就医,以免引发并发症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也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
北京、广州提示“登革热”输入风险,这种药不能吃,家长提前了解现在又传来了一个新的“病毒”叫“登革热”,它其实是夏季传染病,但由于人口流动,所以较往年来得稍早一些,目前在北京、广州已经提示“登革热”输入风险。
这种“病毒”的早期症状和“新冠”非常相似,比如发烧9-40℃、肌肉痛、骨头痛、头痛、拉肚子、肚子痛,但是注意用药并不完全一样,非自体抗炎药是不能吃的,比如布洛芬、阿司匹林。
有家长问了,那如果真的遇到“登革热”,我们可以用什么药呢?对于轻型的“登革热”症,最佳选择是对乙酰氨基酚或扑热息痛,这一点家长一定要严格注意,如果实在不了解,那就带孩子及时就医,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用药。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还不能通过注射疫苗预防,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做好大人和孩子的预防工作,尽量不要前往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也最好不要在外面吃饭,总之,大家一起努力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今日话题:看完之后你了解“登革热”了吗?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