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没这么简单您必须知道的诊断与治

刘军连挂号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7688667255876648&wfr=spider&for=pc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是我国小儿第2位常见多发病,也是各位家长经常都要面对的问题。如何进行诊断,治疗及护理?下面进行了总结,分享给大家。

腹泻病的诊断标准

①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黏脓便或脓血便;

②大便次数较平时增多:排便次数增加因人而异,无统一规定。

根据病程分类

*急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内。

*迁延性腹泻病:病程2周~2个月。

*慢性腹泻病:病程2个月以上。

根据病情分类

*轻型:无脱水、中毒症状。

*中型:有些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重型:重度脱水或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

根据病因分类

*感染性: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等。

*非感染性:包括饮食性腹泻、症状性腹泻、过敏性腹泻及其他腹泻等。

非感染性腹泻诊治要点

婴儿非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有喂养不当、食物蛋白过敏,还有乳糖不耐

受等。多发生6个月的婴儿,特别是母乳喂养儿,这与该年龄段的患儿胃肠功能较弱、抵抗力差、消化酶活性差、胃酸少有关,一旦受到外界食物、喂养等因素相关,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发展为迁延性、慢性腹泻。

(1)喂养不当所致腹泻

①「生理性」腹泻:所谓生理性腹泻是因为胃肠道不存在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紊乱。腹泻可发生在婴儿出生后不久,也可延迟至生后第2个月。腹泻时间久,可为迁延性或慢性,大便次数不等,一般每天4~5次,甚至6~7次。大便性质水分不多,有奶瓣,有时粘稠,色发绿,无腥臭味。婴儿营养发育良好,精神食欲好,无病态表现。粪便检查无特殊异常。多见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停喂母乳后大便次数减少,性质也变稠干,所以也称母乳性腹泻。多在改用牛奶喂养或添加其他辅食后自行消失。

②饥饿性腹泻:如人为限制饮食,母乳量不足或质不高,牛奶太稀,不能满足婴儿需要。

③饮食无规律也可能导致腹泻。

(2)食物过敏导致的腹泻

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和漏诊。在诊断时需仔细询问病史特别是喂养史,食物回避试验和激发试验阳性可考虑诊断。治疗主要回避过敏原,牛奶蛋白过敏需根据症状轻重改用深度水解奶粉或氨基酸奶粉喂养。

(3)乳糖不耐受

是指因乳糖酶缺乏引起以腹胀、腹痛、腹泻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氢呼气试验可作为乳糖不耐受的检验标准。但它不适于婴幼儿。目前较适用于婴幼儿的有尿半乳糖测定、大便pH和乳糖耐量试验。

①大便pH值5.5;

②尿半乳糖测定阳性提示乳糖不耐受;

③乳糖耐量试验:分别测定空腹和口服服乳糖(0.5~lg/kg)后0.5h、lh的血糖,血糖升高1.1mmol/L提示乳糖不耐受。

治疗上改用去乳糖奶喂即可。

腹泻的治疗

对症治疗,细菌感染性腹泻可适当加用抗生素。大便水分多,用蒙脱石散粘膜保护剂,用益生菌调理肠胃,预防脱水,口服补液盐。

注意

当临床上排除感染性腹泻及上述可能,且更换氨基酸奶粉喂养,辅以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蒙脱石保护肠道粘膜等治疗后,腹泻仍无好转,建议完善电子肠镜检查,除外炎症性肠病等。

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chuanyundong.com/fxcq/1261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