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形成前,发现血液中的ldquo

在我国,平均每8分钟就有一个人查出恶性肿瘤,一瞬间生命似乎已经看到了尽头!其实,确诊肿瘤并非就是宣判了死刑。在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肿瘤患者的5年存活率达80%以上,而我国肿瘤患者的5年存活率仅30.9%,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抗肿瘤的关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发达国家的肿瘤早期筛查和诊断比我国做的好。肿瘤不是突然间发生的,它只是突然间被发现的。对抗肿瘤,最重要的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并切除微小的癌细胞团,患者的5年存活率甚至能达%。而中国75%的恶性肿瘤患者在诊断时就已经处于癌症晚期,治愈的可能性极低。美国癌症协会:不同分期肿瘤患者接受治疗时的生存率对比

即使0期(超早期)和I期(早期)肿瘤在5年生存率达90%,但不少人还秉承着不检查就没有病的信念,医院的时候,肿瘤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了,生存机率也随之下降。

因此,及时地进行肿瘤的早期筛查,早诊早治是预防肿瘤和提升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手段。

肿瘤早筛,传统的检测手段够用吗?

现在的医学检测技术能发现早期肿瘤吗?目前普通的影像学检测可以发现1cm的肿瘤,即使是最高档的PET-CT,也只能检测到0.8-1cm的肿瘤,那么,更小的肿瘤呢,我们无从得知。研究证实,而当肿瘤到达1cm时,这个肿瘤至少已含有个肿瘤细胞[1]。而通过血清学检查,临床研究证实肿瘤蛋白标志物检测肿瘤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是有限的。研究表明,肿瘤在发展过程中,大小达到0.1-0.2cm时,肿瘤组织就会自己诱导血管生成或者依附已有血管来获取营养,细胞癌变已经基本完成,肿瘤已相对成熟。病理学检测需要穿刺活检或者手术才能获得肿瘤组织,不仅取材困难,并且这时发现的肿瘤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而肿瘤的生长时间每多一分钟,患者的危险就更多一分。

我们需要在肿瘤成熟前就发现肿瘤的生长迹象,将威胁扼杀在萌芽中。

早期肿瘤也有“蛛丝马迹”

肿瘤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短的时间仅需几个月,而长的时间甚至需要十几年。在肿瘤还不能被观察到的时候,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肿瘤是否正在发生呢?其实是有方法的。

年,英国病理学家Paget提出了“种子与土壤”学说,肿瘤细胞就像“种子”,会进入血液循环,为肿瘤生长寻找合适的“土壤”。这些进入外周血中的各种肿瘤细胞,就是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CTC)。大量研究证实,循环肿瘤细胞不仅会出现在晚期肿瘤中,在早中期患者的血样中也能检测到一定数量的循环肿瘤细胞。[2]并且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在影像学发现肿瘤前就已经存在了。[3]

循环肿瘤细胞与肿瘤的生长、复发、转移密切相关

所以,一旦体内发现了存活的CTCs细胞,则预示着体内已经有肿瘤正在形成,或者正在转移。

如何捕捉肿瘤的“蛛丝马迹”

肿瘤细胞是贪婪的,它永远在掠夺体内的营养进行分裂繁衍。其中叶酸是细胞分裂的必要营养物质。所以,肿瘤细胞会大量摄取叶酸。既往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在增殖过程中需要摄取大量叶酸用于DNA的合成,因此在叶酸受体在人体大部分的肿瘤细胞中都有特异性的高表达,如肺癌[4][5][6][7]、卵巢癌[8][9][10]、结直肠癌、胰腺癌[10]、泌尿系统癌[10]等等。

正是肿瘤细胞的贪婪暴露了它的特征——细胞表面叶酸受体高表达。

一个细胞想要摄取叶酸,必须通过细胞表面的叶酸受体(FolateReceptor,FR)才能吸收叶酸。也就是说,如果细胞想要吸收更多的叶酸,就必须在其表面“长”更多的叶酸受体。而普通的细胞,不需要“吃”太多的叶酸,所以普通细胞表达的叶酸受体偏低。

基于肿瘤细胞这一显著的特征,我们发明了FR+CTC检测,通过这一检测,能准确发现血液中存活的循环肿瘤细胞,并根据循环肿瘤细胞的数量,判断体内是否有肿瘤形成。

发现肿瘤的“迹象”之后,该做什么?

FR+CTC检测一般会有三种结果:

1、一是没有检测出循环肿瘤细胞(CTCs),那么,就是皆大欢喜,体内不存在肿瘤风险。

2、如果检测出少量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那就得注意了,体内已经有肿瘤正在悄悄的形成。建议每三个月或者半年做一次肿瘤相关的临床检测,尽量在实体瘤出现的早期就将它切除,早期肿瘤的五年存活率能达86-%。

3、检测出大量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那就意味着肿瘤已经在体内形成了,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随访,寻找肿瘤的位置及确定肿瘤现状。

FR+CTC检测也适用于已经手术过的患者,通过检测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数量,能实时检测体内肿瘤的现状,比如肿瘤是否复发,是否转移等等。

FR+CTC检测能高灵敏度识别血液中的肿瘤细胞(CTCs),在超早期就发现肿瘤的踪迹,已被纳入国内外权威指南和共识之中,成为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预后预测和疗效检测的重要手段。通过FR+CTC检测,可将肿瘤带来的威胁降到更低,提升更多肿瘤患者的生存几率。

参考文献

[1]KlausPantel,etal.Cancer.(4):-;

[2]LucciA,etal.Circulatingtumorcellsinnon-metastaticbreastcancer:aprospectivestudy.LancetOncol,;13:-95.

[3]HusemannYSystemicspreadisanearlystepinBreastCancer,V4,.[4]ParkerN,etal.Folatereceptorexpressionincarcinomasandnormaltissuesdeterminedbyaquantitativeradioligandbindingassay.AnalBiochem:(2):-93.[5]NunezMI,etal.Highexpressionoffolatereceptoralphainlungcancercorrelateswithadenocarcinomahistologyandmutation.JThorOncol:7:-40.[6]ChristophDC,etal.Significanceoffolatereceptoralphaandthymidylatesynthaseproteinexpressioninpatientswithnonsmall-celllungcancertreatedwithpemetrexed.JThorOncol:8:19-30.[7]LowPSKularatneSA.Folate-targetedtherapeuticandimagingagentsforcancer.CurrOpinChemBiol;13(2):-62.[8]O‘ShannessyDJ,etal.Expressionoffolatereceptor-a(FRA)ingynecologicmalignanciesanditsrelationshiptothetumortype.IntJGynecolPathol:32(3):-68.[9]WuM,etal.Expressionoffolatereceptortypeinrelationtocelltype,malignancy,anddifferentiationinovary,uterus,andcervix.CancerEpidemiolBiomarkerPrev:8:-82.[10]Despierre,E,etal.Folatereceptoralpha(FRA)expressionremainsunchangedinepithelialovarianandendometrialcancerafterchemotherapy.GynecolOncol:(1):-99.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chuanyundong.com/fxys/129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