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树平
编辑:王夏玲
腹泻是门诊的常见症状之一,约占全部门诊患者的5%,可因一种或多种病因引起。下面简单介绍下腹泻的用药选择。
何为“腹泻”?
正常人一般每天排便一次,个别人每2~3天排便1次,或每天2~3次。正常粪便成形,日量~g,水分占mL左右。腹泻多指排便次数多于平时,每天排便3次以上,粪便量和性状发生变化,粪便量增多,不成形,便溏稀,含水量增加,或在一定的时间有频繁水样便,有时便中脂肪增多,带有不消化食物,或含有黏液、脓血。
腹泻用药的基本原则
1.重视腹泻的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腹泻与呕吐可致不同程度的脱水、休克、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等,从而危及生命。所以,严重腹泻治疗最为紧要的是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
用药原则是:当腹泻仅伴有轻度脱水时,可用口服补液疗法纠正,一般不需要静脉补液治疗。当患者脱水得到纠正、腹泻停止即停服补液盐,避免高钠血症发生。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病症忌用。
口服补液疗法:口服补液盐(ORS)是葡萄糖和多种无机盐(氯化钠、氯化钾、枸橼酸钠或碳酸氢钠等)的混合物,即使在排便量很大的时期,也可以在小肠被吸收,补充经粪便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现在市售ORS有多种规格,儿童用药注意选择适合儿童服用的规格,并遵照说明书用药。其给液量的一般原则是:患儿或成年患者愿意喝多少就给多少,直到腹泻停止。儿童用药注意少量多次,2岁以下儿童为:20~50mL/次;2~10岁儿童:50~mL/次;更大年龄的儿童和成人:满足他们想得到的量。
静脉补液疗法:适用于病情较重者,对于以下3类患者需给予静脉补液:①伴有严重脱水或低血容量性休克时,必须迅速积极静脉输液和支持监护;②剧烈呕吐或不能耐受口服补液疗法的轻中度脱水患者;③患者意识模糊,为避免发生误吸入呼吸道时,需要静脉补液。
静脉补液:乳酸林格氏溶液,含钾浓度为4mg当量/L,符合生理状态,可以根据脱水严重程度大量迅速补充。
方法:中度至重度脱水,头4h内输入补液总量的1/2,其余1/2在4h内补充完毕;重度脱水,第1小时内的补液量应占总量的1/2,其余1/2在4h内输完。
2.不滥用抗生素
腹泻按照病因不同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
①感染性腹泻,肠道的各种感染导致肠道渗出增加,分泌旺盛,粪便中含有渗出物、炎性细胞和血液。
②非感染性腹泻,主要是肠腔渗透压增高,肠黏膜通透性异常或胃肠运动加快所致。粪便中无炎性细胞、渗透压较高,可含有未消化食物。
对于非感染性腹泻,如果使用抗生素,非但腹泻治不好,反而带来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延长病程。
同时,滥用抗生素还会导致耐药菌株不断增多。甚至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继发霉菌性肠炎、伪膜性肠炎,严重者出现血浆凝固酶阳性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MSRA肠炎),其死亡率很高。
感染性腹泻的治疗
1.社区获得性感染性腹泻
成人:导致成人腹泻可能的病原微生物为病毒、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空肠弯曲菌、大肠埃希菌O:H7等。
治疗轻症者仅需补液,避免含有乳糖和咖啡因的饮食;中度腹泻的患者需要补液以及应用抗肠蠕动的药物(血便者禁用抑制肠蠕动的药物),如洛哌丁胺,首剂4mg,以后每次稀便后2mg,最多不超过16mg/d;或者次水杨酸铋4次/d口服,2片(mg)/次。
严重腹泻的患者除补液外,首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mg/次,2次/d口服),疗程3~5d;也可选用磷霉素、多西环素、黄连素、痢特灵等。
婴幼儿:导致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有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沙门菌属、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等。
病情轻者仅需补液,中、重度患者可选用复方SMZ-TMP,剂量分别为SMZ50mg/(kg?d)与TMP10mg/(kg?d),分2次给药;也可选用新霉素、黄连素、拉氧头孢或头孢噻肟等口服,疗程5d。如为<3个月的婴儿或免疫功能缺陷者疗程需2周。
2.医院获得性感染性腹泻
以艰难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为常见,好发于胃肠道癌肿手术后,以及肠梗阻、恶性肿瘤、充血性心力衰竭、尿毒症、糖尿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老年患者尤易发生。
除万古霉素外,几乎所有抗菌药物都可引起本病,其中氨苄西林、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的发生率较高,一般在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或停药后2~3周内发生。
治疗轻症者只需停用抗菌药可望有效。中等至重症患者除停用抗菌药外,需补充水、电解质和蛋白质。如经上述处理无效,则应给甲硝唑口服,剂量为成人mg/次,4次/d,或mg,3次/d口服或静脉滴注,小儿15~30mg/(kg?d),分3次给药,疗程7d;如复发时可再用甲硝唑口服,无效时可改用万古霉素口服,成人0.5~2.0g/d,分3~4次服,小儿20~40mg/(kg?d),分4次给药,疗程7d。如果是霉菌性肠炎可选用制霉菌素、酮康唑或克霉唑等口服。
感染性腹泻禁用止泻药
将肠道内的“毒物”经腹泻的方式快速排出体外,是机体重要的保护性措施。急性腹泻一开始不用止泻药,而感染性腹泻出现发热者非但不止泻,还要用泻药。
根据中医通因通用、急下存阴的治则,可用中药促进排便,促进排出毒物,具有解毒、退热、杀菌抑菌作用,如用新清宁。
往期热文推荐
1.不加码,不造假,公卫工作走向务实
2.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什么?你可能不知道
3.“计划生育”机构撤销,基层相关部门将何去何从?
4.我们的明天在哪里?一个明星乡镇卫生院院长的独白
5.基层常用治病验方集锦
6.全科医生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7.8种中医适宜技术,让村卫生室中医阁“活”起来
8.明确时间节点解决乡村医生问题,让村医有盼头
9.防治骨质疏松的11个误区,跟每个人都有关
10.医改10年回望┃家医签约服务,基层难以承受之重
喜欢我,就点一下“在看”
原创授权服务请联系--或者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