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智库关于一坨便便的研究报告重口味

白癜风哪治得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022/4499988.html

上周咱们告别了“纸尿裤君“,这一周熊孩子们喜欢的”屎屁尿“话题继续。。。

或许你曾经谈屎色变,或许你以前严格忌讳这个字眼,但是,但是来了,你当了妈,你有了一个每天除了吃睡就是拉尿的小孩儿,你有了一个不会说只会哭的小孩儿。于是,你醒悟原来“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养大”毫不夸张,你发现原来“每坨便便”里大有秘密。

当妈很多年的,不觉shi脏还在shi中笑的,来,挥个手!有没有天天自带电子扫描眼,比医生还专业的赶脚?便便的颜色、形状、气味、次数,嘀嘀嘀,“哦,好完美的便便”;“啊?着凉了!吃多了...”

今天,当妈N多年的七妈就给大家端上这份热腾腾的《关于一坨便便的研究报告》。

研究目的

本报告历时将近四年,查阅了各种便便,汇聚了各种健康不健康的便便问题,主要解决以下三个课题:

1.“一坨健康的便便”长什么样?

2.“一坨不健康的便便”怎么破?

3.怎样才能生产出“一坨健康的便便”?

理论依据

人体中有近一半的免疫细胞附着在肠道,产生机体70%-80%的抗体,而当细菌、毒素这些危险因素入侵宝宝时,便便就会变得不健康:黑绿色、蛋花样、稀水样、硬屎球……所以,通过观察和体会便便所表达的意义,我们可初步判断宝宝的肠胃情况。

研究方法

1.亲力亲为地观察研究小七童鞋的便便;

2.孜孜不倦地问度娘,看医生;

3.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妈妈小型学术研讨会”。

研究结果一坨健康的便便长啥样胎便

哪个新手妈妈没有捉急地盼望过宝宝的第一坨粑粑?恐怕都有“最强狗仔妈妈”很开森地咔嚓下来了吧?

婴儿出生后10-24小时会排出胎便,通常黏稠、无臭味,呈墨绿色,且很难洗净。胎便的主要成分是水,大约占了72%,由胎儿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胆汁、浓缩的消化液及吞入的羊水组成,一般2~3日内会逐渐过渡为婴儿正常便便。

母乳宝宝的便便

一天五六泡、七八泡的日子还历历在目不?刚换完新的纸尿裤,噗噗,得,继续启动刚才的程序。

母乳宝宝的便便呈黄色或金黄色,不成形,糊状,有时水样或带绿色,略带有酸味,每天排便3~4次。

纯母乳宝宝,还有可能会面临生理性腹泻的问题。每天6-7次,甚至高达10来次,如果便便较均匀、水分不多、或带有少许奶瓣;宝宝精神状态好,食欲佳,体重按规律增长,这就是生理性腹泻,不需要停喂母乳,更别乱用药物,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便便次数会逐渐减少。

奶粉宝宝的便便

相对于母乳宝宝,奶粉宝宝的妈妈似乎更乐得轻松。

奶粉宝宝,便便呈淡黄色或黄棕色,质地较硬,但相对成人来说还是属于软的,条状。因奶粉中蛋白质较多,有明显的蛋白质分解的酸臭味,每日1~2次,有时有奶块。

我承认我就是那个乐得轻松的妈妈,小七从小以奶粉为主混合喂养,便便次数少,且有规律。但是,也别太得意,奶粉不能像母乳那样完全被吸收,so小七童鞋屁多屎大坨。

“攒肚子”

这恐怕是每个宝宝,特别是母乳宝宝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的一个阶段。更有过来人说:“开始攒肚子,宝宝就该猛长了。”暂且不论这个老话有无道理。

七妈在这里普及一下“攒肚子”的官方定义: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孩子2~3天,4~5天不排大便也无痛苦表现,待到排便仍为黄色软便,无硬结,量也不是特别多。

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孩子消化能力的提高,能对母乳或奶粉充分地消化、吸收。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攒肚儿。

辅食添加后宝宝的便便

一旦开始添加辅食,宝宝的便便会变得浓稠,开始成形,即使是母乳宝宝,这时候便便次数也会逐渐调整到每天1-2次。应该注意补充水分、果泥和菜泥,以防便秘。

添加辅食早期,还会有一个现象,便便里有食物的碎末、颗粒,这也是正常的,千万别因为担心宝宝消化不了而嚼食喂养,随着宝宝消化功能的不断成熟这个现象会自然消失。

随着宝宝辅食数量、种类越来越多,便便会慢慢接近成人,颜色变暗,而且早期酸臭味会逐渐过渡到正经八百的臭味。

一坨不健康的便便怎么破

小七童鞋半岁后,为了给七妈的研究报告添上历史性地一笔,狂拉数次!七妈那一段时间经常带着某七带粑的医院、诊所。

与同样拎着纸尿裤的妈妈们,各种相见恨晚,于是见识了一坨又一坨不健康的便便。下面进行罗列展示:

1.酸味带泡沫的便便

便便呈棕色或黄色,偏稀,有大量泡沫,明显酸味。如果是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则考虑是食物中淀粉类或糖过多所致,如奶粉中加糖过多或过早添加米汤等谷类食物,这时候考虑可以暂停此类辅食或更换含糖低的奶粉、米粉。

2.臭鸡蛋味的便便

说明宝宝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蛋白质消化不良,此时应注意配方奶浓度或进食是否过量。如已给孩子添加蛋黄、鱼肉等高蛋白辅食,则可考虑暂停添加此类辅食。

3.绿色便便

A.如果是母乳宝宝,且便便量少,呈泡沫状,次数多,则考虑为饥饿性腹泻,也就是没有吃饱。

可能有妈妈觉得“我孩子吃奶很频繁啊,不可能吃不饱”。作为一个不称职的“奶牛”就来给你们普及一下前奶和后奶:前奶较稀,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乳糖、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后奶较浓,含有较多的脂肪。如果宝宝没有吃到富含脂肪的后奶也会出现“饥饿性便便”。

B.如果是奶粉宝宝,便便呈暗绿色,便便性状正常,则不必担心,这是由于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铁质,这些铁质经过消化道,并与空气接触之后,就呈现为暗绿色。

C.天气多变或空调设置温度过低,造成宝宝着凉,也有可能拉绿色稀便,这时候只要注意保暖即可。

D.还有的宝宝初加菜泥时,常排出小量的绿色菜泥,有的父母往往以为是消化不良,停止添加菜泥,其实这是健康婴儿更换食物时常有的事。注意循序渐进地添加,慢慢观察宝宝的吸收情况,可以先给宝宝喂菜汁,没有不良反应再加菜泥。

4.油性便便

便便呈淡黄色,像油一样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这表示食物中脂肪过多,或母乳宝宝老师吃浓稠的后奶所致,需要适当增加糖分或暂时改喂低脂奶等。

5.蛋花汤样便便

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无粘液,说明宝宝消化不良,多见于奶粉宝宝。

可以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如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少食多餐。如果2~3天便便仍不正常,则应请医生诊治。

6.水样便

便便中水分增多,呈汤样,水便分离,而且排便次数和量都有所增多,还常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眼泪少或无眼泪、小便少或无、皮肤弹性差等,这一般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多见于食物中毒、肠炎或秋季腹泻。出现水样便,且孩子精神状态差,医院就诊,并严格对婴儿用具消毒。

7.豆腐渣便

便便呈黄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样。可能是霉菌性肠炎,这样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医院就诊。

8.灰白便

又称陶土色便便。各种原因所致的胆道阻塞患儿会排出灰白色便便,如婴儿肝炎综合征、胆道闭锁等,多伴有黄疸、尿黄、腹胀和肝脾肿大等表现。

此外,进食牛奶过多时,产生的脂肪酸与食物中的钙镁相结合,形成脂肪皂,也可呈现灰白色,质硬,并伴有臭味。可以尝试减少牛奶量,如果仍未改善,应立即去看医生,排除肝道阻塞。

9.粘液或脓血便

多见于夏季等天气较热时所患痢疾,细菌感染引起,宝宝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全身无力、阵发性腹痛等,应及早就诊。

10.黑色便

若排除特殊食物或药物的干扰,黑便通常意味着宝宝有消化道出血现象,较常见的有消化道溃疡、息肉和钩虫病等。由于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故便便呈黑色。

11.果餐样便便

暗红色果酱样大便是发生小儿肠套叠的信号,同时伴有腹痛、呕吐;暗红色果酱样脓血便则见于阿米巴痢疾,应该尽快就医。

12.血便

如果血色鲜红不与便便混合,仅黏附于表面或排便后有鲜血滴出,提示为肛门或肛管疾病,如痔疮、肛裂、肠息肉和直肠肿瘤等。大便较软,排便时宝宝安静无痛苦,多见于直肠息肉;大便干硬,排便时宝宝较费力,且伴有肛周疼痛,则很可能是肛裂所致。

如果便便呈洗肉水样并有特殊的腥臭味见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宝宝多伴有哭闹、腹胀及吐泻等情况,应立即就诊。

13.便秘

便便干结,呈颗粒状,次数减少,排便困难,则考虑为便秘。可以适当补充水分和水果蔬菜。

Tips:如果宝宝的便便次数、颜色和性状,突然明显改变,同时宝宝精神差,那一定是不正常的。妈妈可以留取新鲜便样,医院进行化验,这样避免医院经历漫长的等待。

说了一大堆“不健康的便便”,其实总结下来就两个,腹泻和便秘。而无论对于拉肚子还是对于便秘,其实无外乎食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

PART1食疗

关于腹泻:

宝宝不需要禁食。母乳喂养要注意少量多次;6个月以下奶粉宝宝,可以用1/2-2/3稀释奶粉,两三天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如果宝宝已添加辅食,含粗纤维较高的水果蔬菜,以及含糖高的食物就要避免了。

关于便秘:

应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水果蔬菜、粗粮、红薯等;还可以适当增加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软化便便、润滑肠道。

PART2药物治疗

关于腹泻:

腹泻要注意宝宝脱水的问题,对于轻中度脱水的宝宝,可使用口服补液盐纠正脱水,20-40ml/kg。

一般性的腹泻可以服用益生菌及锌制剂;水样便时服用思密达;乳糖不耐受或蛋白质不耐受的婴儿,需要服用专用的腹泻奶粉。

崔玉涛:抗生素只针对细菌或一些特殊微生物感染,绝对不能杀灭病毒。大量、频繁的抗生素应用会导致孩子肠道内正常菌群破坏增多,肠道屏障完整性受到损害。

关于便秘:

轻症者可选用益生菌改善肠道内环境;严重便秘的时候,可以使用儿童开塞露;对于一般措施无效的顽固性便秘,可以服用乳果糖,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至有效。

怎样生产出健康的便便

大多数的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会遭遇大大小小的肠胃问题,便便的健康与否则是直接体现。

便便的健康这么重要,那怎样才能生产出一坨健康的便便?

俗话说“吃什么拉什么”,虽然话糙,理却不糙,便便的健康直接取决于宝宝的吃!

吃的太杂:

妈妈们总怕孩子缺这少那营养,执着于每天必须要吃够几十种食物,却忽略了宝宝依然柔弱的消化能力,于是不健康的便便自然会产生;

吃的太多:

妈妈们总担心自家宝宝吃不饱,于是使劲喂,追着喂。两餐之间,想想水果不能少,牛奶也不能缺,宝宝小肚子就没有消停的时候,胃肠始终处于工作中,自然会有出问题的一天;

吃的太细:

妈妈们总担心自家宝宝还小,这个太硬那个不软,什么东西都给宝宝切得碎碎的,甚至还嚼食喂养。其实吃得过细,会丢失很多食物中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植物纤维,人体缺少这些人体必须的物质,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便秘;

吃的太好:

妈妈们总是无私的,总想把最好的留给宝宝!高蛋白高营养的鱼虾肉蛋奶无限量供应,这时候如果蔬果摄入太少,影响胃肠消化酶的分泌,加重胃肠的负担,容易导致便秘。

这样做,生产一坨健康的便便

1.科学安排宝贝饮食,防止饮食单一,粗细搭配,合理膳食,纠正宝宝偏食和不规律的饮食习惯;

2.俗话说“要让小儿安,七分饥来三分寒”。别让宝宝吃撑,稍微饿一点,胃肠道的负担就不会那么大了;

3.针对上面提到的问题,对吃的种类、数量、精细化等进行相应改善,比如避免过量的高蛋白食物及太多的膳食纤维;

4.除了吃方面的措施,我们还可以帮宝宝养成每日排便的好习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chuanyundong.com/fxsl/116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