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霉食物没长霉的地方到底能吃吗10条

以下内容授权转载自丁香医生

(ID:DingXiangYiSheng)

民以食为天,吃喝这件事马虎不得。

但是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常见的毒物,一不留心就容易吃错甚至送命。

想要吃得安心、吃得健康,就一定要注意以下十个饮食禁忌。

发霉的食物

没发霉的地方也不能吃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看到的「发霉」,是霉菌菌丝完全发展成型的部分,而附近那些还没「长毛」的地方,其实也已经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霉菌。

而且,霉菌产生的毒素会在食物里扩散——扩散的范围跟食物的质地、含水量、霉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所以发霉食物没有发霉的地方,也可能已经被霉菌和毒素污染了,无法用眼睛辨别。最安全可靠的选择就是——把它扔掉!

肾功能不全的人,不能吃杨桃

杨桃中有一种毒性成分叫杨桃毒素(caramboxin),它的分子结构像神经递质,可产生神经毒性,严重可致死。

正常人肾脏的代谢功能良好,可以把这种水溶性的物质排入尿中,所以没问题。但是患有某些肾病的人无法将这种毒素及时排出,就会导致中毒,易出现呃逆、恶心、呕吐、肢体麻木、意识障碍甚至癫痫和昏迷等症状。

杨桃虽美味,但肾不好的人还是别吃了。

*图片来源网络

一岁以内的孩子,不能吃蜂蜜

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芽孢,会对宝宝造成致命威胁。

1岁以下的宝宝,肠道菌群还不成熟,肉毒杆菌芽孢在婴幼儿肠道中繁殖并产生肉毒毒素的风险较大,可能导致孩子出现神经痉挛或麻痹等中毒症状。

而且肉毒杆菌芽孢耐热性较好,加热也很难将其破坏。

*图片来源网络

另外,蜂蜜最主要的成分就是糖,对于1岁内的宝宝来说,辅食中不用添加任何调味品,蜂蜜也一样。

很多鱼类的鱼胆有毒,不能吃

我们日常吃的许多鱼类的鱼胆都有毒,例如「青、草、鲢、鳙」四大家鱼,还有鲫鱼、团头鲂(武昌鱼)、翘嘴鲌等。

这些鱼胆中含有「鲤醇硫酸盐」,不管生吃、熟吃还是泡酒,都很难祛除。对于成年人来说,几克胆汁,就有可能导致中毒。

中毒初期症状类似吃坏肚子,然后会出现肝肾受损、衰竭,以及脑水肿、心肌损伤等严重症状,最终导致死亡。

千万不要相信各种偏方中所谓的「鱼胆能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真吃出了问题,后悔都来不及。

*图片来源网络

生的肉蛋水产,孕期不能吃

各种生的鱼肉蛋奶等产品,没有经过高温煮熟,会增加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以及寄生虫的感染风险,甚至可能导致流产、早产等问题。

准妈妈和家人一定要确保食物彻底煮熟:

煮熟的肉切开时不应有血,肉汁颜色不应该呈红色;

猪牛羊鸡鸭鱼都要彻底煮熟;

汤类食物必须煮沸并维持至少1分钟才可以食用;

蛋黄要完全凝固。

*图片来源网络

糖尿病患者,不要空腹饮酒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能力较差,空腹饮酒容易导致低血糖,有致命危险。

空腹饮酒,酒精会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液,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出大量胰岛素,使血糖下降。酒精进入肝脏后,会抑制糖原异生,还会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导致体内有限的肝糖原储备被完全耗竭,从而导致低血糖。

低血糖会导致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出汗,甚至昏迷。若救治不及时,很可能导致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因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而死亡。

*图片来源网络

服用头孢类药物,不能饮酒

头孢类抗生素药物会和酒精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引发面部潮红、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有生命危险。

特别是年纪大的,有高血压、心脏病,或对酒精过敏的人,症状可能会更猛烈。

*图片来源网络

需要注意的不仅有酒,还有一切含有酒精的饮料、药物、食物、外用酊剂,例如: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用酒精擦浴等。

不认识的野生菌,不要吃

夏天,是云南人吃菌的季节。吃菌中毒,在云南可能都不算什么新闻了。

但是,野生菌中毒的病死率高,而且没有特效疗法。

部分有毒的野生菌会导致食用者恶心、呕吐、腹泻,甚至胃出血,还有部分会引发幻觉,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年全国蘑菇中毒省份分布

图片来源:《中国大陆地区蘑菇中毒事件及危害分析》

分辨毒蘑菇没有什么简单易行的方法,网上或者生活中听来的「窍门」一概都不靠谱。而且有些菌的毒素很顽强,即使经过烹饪也无法消除。

对于不认识的野生菌,靠谱的做法是:通通不要吃。

服用他汀类降脂药、

硝苯地平降压药不能吃西柚

西柚中的一些成分,会影响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从而改变药效。

例如用西柚汁送服降胆固醇的他汀(statin)类药物,会影响这类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以及正常的药物代谢,从而影响药效,甚至可能会造成患者肝肾损伤。

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片、阿托伐他汀片、普伐他汀片)以及部分降血压类药物(如硝苯地平)的时候,最好不要吃西柚或西柚汁。

*图片来源网络

发苦的丝瓜、瓠子,不能吃

瓠子、丝瓜、葫芦等蔬菜属于葫芦科(Cucurbitaceae)植物,在特殊条件下可能会产生一类发苦的有毒物质:葫芦素(cucurbitacin)。

目前已知的葫芦素有20多种,毒性有强有弱,其中葫芦素C、D、E、I均有致死的案例。在各种葫芦素中,最可怕的是苦瓠子中含有的葫芦素D。

有很多文献研究和新闻,都曾报道过吃苦丝瓜、苦瓠子而中毒的案例。

民以食为天,每天吃的食物中,有很多关于健康和安全的小细节。

一口气告诉大家了10个饮食上不要做的事,你和家人朋友们都记住了吗?

希望大家注意饮食细节,避免病从口入。

感谢以下医生和专家对本文的帮助:

刘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

阿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钟凯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食品安全博士

李靓莉注册营养师

史军植物学博士

云无心美国普渡大学食品工程博士

本文经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

术部主任阮光锋审核

—参考文献—

[1]J.Gryetal.()CucurbitacinsinPlantFood.TemaNord:.

U.Kaushiketal.()Cucurbitacins–Aninsightintomedicinalleadsfromnature.PharmacognosyReview,9(17):12–18.

[2]TamuraY,MakiT,KanK,NagayamaT,NaoiY.OutbreaksoffoodpoisoningthroughchemicalsandnaturaltoxicantsinTokyo.I.-.AnnReportTokyoMetroResLabPublicHealth.;34:–7.

[3]牛庆雨,赵慧萍.慢性肾脏病患者杨桃中毒的研究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6).

[4]沈东波.尿毒症透析患者服食杨桃致呃逆、昏迷1例[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8(6).

[5]贾伟平.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J].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6]段琼.6例少见的酒精性低血糖昏迷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5):37-37.

[7]胡祥仁,陆林,王云生,等.急性鱼胆中毒86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39(4):-.

[8]熊学美.浅谈鱼胆中毒的机理、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J].当代医药论丛,,10(11):-.

[9]香港卫生署.《辅食6-24个月起步篇》

[10]美国儿科学会第6版《育儿百科》

[11]香港卫生署.《怀孕及哺乳期的健康饮食》

[12]李玉成.应用头孢类药物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26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49(17):20-20.

[13]周静,袁媛,郎楠,等.中国大陆地区蘑菇中毒事件及危害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5(6):-.

[1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预防野生毒蘑菇中毒的风险提示》年7月13日

[15]美国FDA网站年2月22日发表的文章:GrapefruitJuiceandMedicineMayNotMix

[16]云无心.食物去掉发霉的部分,还能吃吗[J].生命与灾害,(4).

[17]徐海静.食物发霉到底能不能吃[J].农家参谋,(7):37-37.

本文内容转载自







































北京治疗白癜风不复发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chuanyundong.com/fxjx/896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