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小秘书丨防控仔猪腹泻的5大妙招供

在产房,我们养猪人最怕的就是小猪拉稀,尤其是冬春季,一旦发生拉稀,完全是连续几窝发病,死亡率非常高,给我们猪场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产房仔猪拉稀病因复杂,与饲料营养、环境温度、球虫、细菌、病毒均有很大关系,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下产房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思路。

产房仔猪腹泻病因复杂

1.病毒性腹泻:包括伪狂犬,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等病毒。秋冬季居多;

2.细菌性腹泻:包括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白痢和魏氏梭菌引起的梭菌性肠炎等病菌。

3.寄生虫性腹泻:主要是球虫;

4.产房温度过低产房潮湿引起的腹泻;

5.母猪奶水不足引起的腹泻;

6.母猪炎症引起的小猪腹泻;

7.缺硒引起的腹泻;

8.母猪毒素蓄积过多引起的腹泻:与霉菌毒素中毒密切相关。

常见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方案

病毒性

伪狂犬呕吐,腹泻,拉黄色稀便,常在腹部出现粟粒大小的紫色斑点。

预防:母猪应做一次基础免疫,以后三个月一次即可。小猪出生后0至3天伪狂犬滴鼻1头份即可。

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先呕吐,后腹泻,呈水样便,脱水,死亡率高。

预防:全群普防一次胃流轮三联活苗一次,隔二十天防一次胃流灭活苗,以后可在产前四十五天和二十天左右分别防一次活苗和灭活苗。

口蹄疫引起的小猪拉稀急性死亡,小猪不掉膘。

预防:口蹄疫应选用三价苗,做过基础免疫的应三个月注射一次,没做过基础免疫的应做一次基础免疫,以后三个月注射一次即可。

圆环症状以腹泻,消瘦,贫血,黄疸为主。

预防:母猪基础免疫后一年防三次,小猪7天注射一次圆环疫苗即可。

猪瘟引起的拉稀大多病程短,瘦的非常快,死亡也迅速。

预防:母猪一年防疫三次即可,建议用传代苗。

细菌性

仔猪黄痢多发生于产后1周之内,拉黄色稀便,很少有呕吐,粪便呈糊状。

仔猪白痢十到三十日龄乳猪易发,排灰白或黄白色稀便,味恶臭,病程三到七天,大多数猪可康复。

预防:仔猪黄痢和白痢可在母猪产前四十天和十五天注射大肠杆菌苗,小猪出生后口服生命源,有效的提高胃肠粘膜,杜绝腹泻。

寄生虫

球虫性腹泻多发生在七到十五日龄,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季节,糊状,有泡沐,腥臭难闻,

附红体引起的拉稀每年阳历五到九月多发,大多母猪发热,背部有出血点,小猪吃奶后拉稀,用除强力霉素,土霉素之外的抗生素及抗病毒药治疗无效。

预防:在阳历五到九月份定期给母猪投服福诺欣拌料或饮水饲喂即可预防。

毒素

目前猪场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母猪疫苗也打了,抗生素也加了,球虫药也投了,但产房小猪仍腹泻。此时母猪大多有眼屎,泪斑,老皮多,身上脏,背部有出血点。所生的小猪大多在产后5天左右开始拉稀,有的在15天左右拉稀,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治疗效果不佳。病理是健康母猪体内毒素蓄积过多,肝肾功能受损,导致毒不能正常排出,则毒素从眼,毛孔,乳汁排出。所以母猪会表现起眼屎,泪斑,毛孔出血,小猪吃了带猪毒素的奶汁自然拉稀。并且这种因毒素引起的拉稀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治疗效果不好。

预防:天蓬乐牧母猪三金方,可有效调理母猪健康,解除免疫抑制。

其他因素

产房温度过低,产房潮湿引起的腹泻:

预防:产后小猪温度一周内在三十度以上,以后每周下降2度。产房保持干燥,尽量减少冲圈次数。小猪建议寒冷季节加电热板,这样不但小猪腹部不受凉,且小环境内干燥,可大大减轻因腹部受凉圈舍潮湿引起的小猪拉稀。

母猪奶水不足引起的拉稀主要症状是母猪放奶时间低于十秒且小猪大多都偏瘦,脊柱骨外露明显。

预防:想办法提高母猪泌乳量,可以添加肥奶多,可有效提高母猪奶水分泌。

免责声明:1.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均为示意图。2.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3.我们转载的所有文章或图片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推文若无意中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之,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chuanyundong.com/fxjx/118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