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腹泻的路上遇到了惊厥------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腹泻、惊厥都是儿科疾病的常见症状,但在腹泻的路上遇到了惊厥,需知晓腹泻合并惊厥可能出现在诸多疾病中,如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热性惊厥、中毒性脑病、脑炎、癫痫等,但是:当孩子腹泻的路上遇到了惊厥,而惊厥发作时没有发热,我们通常不能诊断为热性惊厥,所以一定要问清楚,惊厥发作时是否有发热?当孩子腹泻的路上遇到了惊厥,但腹泻情况、中毒症状并不严重,惊厥过后精神反应迅速好转,且粪便常规和血常规无严重感染征象,我们通常不能诊断为中毒性脑病。当孩子腹泻的路上遇到了惊厥,但仅有一次发作,急性期过后并没有惊厥再发作,脑电图检查全程未发现痫样放电,我们通常不能诊断为癫痫。当孩子腹泻的路上遇到了惊厥,但惊厥后精神好,活泼如常,无脑炎的症状和体征,脑脊液、脑电图及头颅影像学均正常,我们通常不能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当孩子腹泻的路上遇到了惊厥,但急性期查电解质是正常的,我们通常不能诊断为电解质紊乱。由此,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礼物走来了,他来了他来了,他脚踏祥云进来了。他——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回顾前段时间接诊的这个孩子:有急性胃肠道症状(腹泻、呕吐),伴惊厥发作时无发热,发作间期一般情况好,电解质、血糖、脑脊液、脑电图均正常,轮状病毒(+),诊断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病情恢复快,治疗效果好。概述临床多见于抽搐伴有轻度急性胃肠炎症状,且既往身体健康,无脑膜炎、脑炎、脑病的患儿,患儿通常无中到重度脱水,无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发热(体温≥38℃),病程中发生1次至多次抽搐。诊断
1.既往健康的6月龄~3岁的婴幼儿;
2.轻度胃肠炎伴无热惊厥,可有轻度脱水,但无明显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3.惊厥在一次病程中可单次或多次发作;
4.电解质、血糖、脑脊液、脑电图正常;
5.预后良好。
肠道病原菌(病毒或细菌)是如何引发惊厥的?这与肠道病毒感染引发的病毒性脑炎又该如何区别?
目前关于BICE的确切病因尚无统一观点。
多数学者认为主要由肠道病毒或细菌直接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或通过病毒、细菌感染介导的免疫机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所致,尤其是轮状病毒感染最多见,其他如诺如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空肠弯曲菌、沙门菌属等。
另外,肠道病毒或细菌可引起脑组织一氧化氮(NO),脑组织NO水平的升高可通过降低其惊厥阈值,从而诱导惊厥发作。
但BICE,这个病毒感染诱发的惊厥,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脑炎又该如何鉴别呢?我在想:1.BICE的前提是胃肠炎,其发病机制还停留在推断的猜想阶段;病毒性脑炎的前提是脑炎,大量病毒对脑组织的直接入侵和破坏,如机体对病毒抗原发生强烈免疫反应,将导致脱髓鞘,血管与血管周围脑组织的损害。2.BICE的脑脊液正常,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增加,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多,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含量正常。3.相比病毒性脑炎,BICE一般无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激惹、肢体无力、共济失调等症状。4.BICE的脑电图背景活动正常,而脑炎以弥漫性或局限性异常慢波背景活动为特征,少数伴有棘波、棘-慢复合波。
BICE的惊厥特点有哪些呢?
1.大多为首次惊厥发作,多表现为无热惊厥,部分患儿可有低热,体温一般在38℃以下。2.多在病程3天内发生惊厥,占60%以上,以无热惊厥为主。3.发作形式多样,可表现为:全面性发作(包括强直-阵挛发作、强直发作、失张力发作等)、局限性发作、局限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临床以全面性发作之强直-阵挛发作类型较为多见。4.惊厥持续时间多在30s~5min。5.发作间期脑电图背景活动多正常,无异常放电。BICE与轮状病毒的关系思考
BICE患儿惊厥的发生和轮状病毒感染关系密切,但轮状病毒可能只是BICE的致病原之一,与BICE患儿病情的轻重、是否转变为癫痫无关。BICE与心肌酶谱的关系
在治疗BICE孩子的时候,我发现部分孩子心肌酶谱稍微异常,我还请教过我的上级医师。部分患儿可见转氨酶及(或)心肌酶升高,但一般都呈良性经过,大多在1~2周恢复正常,常不需特殊治疗。BICE的治疗
由于本病是一个短暂发作的良性经过,临床上只需要在急性期予以对症处理(保持安静,预防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保护胃肠道黏膜,调节肠道菌群,止吐泻等)和抗惊厥治疗(一般可首选地西泮0.1~0.3mg/kg静脉注射,单次剂量多能控制)即可。BICE的预后与随访
首次、单次惊厥的BICE病程大多呈一过性,有研究报道,长期随访资料未见本病有明显后遗症,患儿生长发育及智力水平也未受到影响,其预后良好。但在一次急性胃肠炎病程中惊厥次数≥2次以及惊厥持续时间≥5min可能是BICE复发、转变为癫痫的危险因素。对于BICE转变为癫痫的患儿,单药治疗效果好,未出现难治性癫痫。鉴于其转为癫痫多在24月内出现,并且多见于12个月后。因此,建议诊断为BICE的患儿,最好随诊2年以上。在临床实践中,带着问题去翻阅相关文献,尝试着解决我的疑问!其实,这也只是现阶段一个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不尽完美,但尽努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