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长期以来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多发病,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其中5岁以下小儿约有3亿人次,腹泻还是该年龄组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可见危害之大。
腹泻会伴随大量水分、电解质的丢失,其最主要的危害就是脱水,严重脱水会造成休克甚至死亡。目前腹泻是占第二位的儿童死亡主要原因,全球每年有53万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腹泻,主要原因是脱水。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治疗腹泻呢?
《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提到,腹泻治疗原则有以下四点:第一预防脱水,第二纠正脱水,第三继续饮食,第四合理用药。
1.预防脱水和纠正脱水
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治疗指南指出:腹泻治疗最关键是要预防和治疗脱水,建议首选口服补液盐III。它不仅能预防和治疗脱水,还能减少腹泻时大便次数和粪便量,缩短腹泻持续时间
2.继续饮食
腹泻期间和之后,需继续给予患者常吃的食物。继续饮食能加速正常肠功能,包括消化和吸收多种营养素的能力恢复。相反,限制饮食或稀释饮食会使体重减轻,腹泻病程加长,并且肠功能恢复较缓慢。
3.合理用药
l不滥用抗生素
腹泻时,应该使用抗生素吗?
其实,绝大部分腹泻均由病毒引起(约70%以上),因此无需使用抗生素。只有出现侵袭性细菌感染时(腹泻时出现便血,高热)才需使用抗生素。
l慎用止泻药
当发生腹泻时,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如何“止泻”,如使用蒙脱石散、止泻贴、益生菌、肠炎宁等,但这样的做法并不科学。
前面也说了,腹泻最主要的危害就是脱水,治疗腹泻的关键是要预防和治疗脱水。我们经常使用的“止泻”药不但不能预防和治疗脱水,而且容易打破机体的代偿而使肠道内的“毒素”无法排出,从而导致病情加重及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