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泻儿科门急诊中常见的问题

白癜风的治疗 http://m.39.net/pf/a_7117848.html

腹泻是儿科门急诊中常见的问题。许多家长认为,只要大便稀软或是次数多即为腹泻,但实际上,排便性状、次数和年纪及饮食相关,并非所有稀软便即表示胃肠疾病。

一般而言,新生儿的排便次数较多,哺育配方奶和纯母奶的宝宝大便更是大不同。近来提倡母乳哺育,母乳宝宝以稀水便为主,每天解便次数更可多达五六次以上,常被长辈误认为腹泻而带至门诊就诊,事实上,母奶宝宝约一两个月大后,大便次数才会逐渐减少,随着年纪增加和添加副食品,排便次数和性状才会渐渐接近成人。

在医学上,对于腹泻有严谨的定义。腹泻指的是一天排便量超过每公斤体重二十公克,也就是说,一个十公斤重的婴儿其一天大便量要超过两百公克才真正算是腹泻。然而,一般家长无法精确测量宝宝的粪便重量,因此医师通常是以目测大便在尿布上的量和一天排便次数来推估排便总量。

确定宝宝真的有腹泻后,医师想知道的下一个信息是:腹泻的时间有多久了?因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各有需要考虑的病因。急性腹泻指的是小于两周的腹泻,超过两周则是慢性腹泻。大多数的儿童腹泻属于急性腹泻,常合并发烧,其他症状或脱水,但一般而言,因时间短且家长不易轻忽,较不至于造成严重营养不良。

慢性腹泻则因时间久,比较会造成小朋友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等合并症,诊断上较费时且不易,有时必须接受多项检查才能找出病因,矫正病因才能真正改善营养不良的问题。

急性腹泻,最常见的是病毒或细菌感染造成的肠炎。常见的感染源有轮状病毒、诺罗病毒、腺病毒、沙门氏菌、痢疾杆菌等等。大致上,病毒性肠胃炎常在秋冬造成大流行,呕吐的症状会比较明显,大便也以稀水便为主,某些病毒性肠胃炎会合并呼吸道症狀;而细菌性肠炎的粪便则较常出现血丝或黏液状物质,病患易有病容,在炎热的季节较常出现。

此外,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或摄取吃太多高浓度食物(一般正常肠胃道的吸收浓度约1卡/C.C的液体;若是2卡/C.C,就是高浓度食物,如某些管灌食品),亦可能造成腹泻,这样的情形大多停止造成的药物或食物即可改善。

慢性腹泻的原因则非常多样化,需要医师审慎地检视才能判定,因此若有慢性腹泻问题,切记自行乱投药,请教儿科医师才是安全的选择。不管何种原因的腹泻都可能造成脱水,临床上可见皮肤黏膜变干,尿量眼泪减少,活力变差或心跳加速等等。一旦出现脱水症状或病容样,必须立即就医。

儿童腹泻的治疗可分成三大重点:补充水分、饮食治疗,以及矫正腹泻原因。目前建议尽早开始经口水分补充,但一旦吐得太厉害无法从口进食,则必须使用静脉点滴注射。

口服水分的补充以口服电解质液最为恰当,一般市售运动饮料糖分及渗透压太高,并不适合做为常规儿童电解质补充液。

饮食治疗方面,年纪较小的婴儿若腹泻症状严重或持续没有改善,无乳糖的奶粉(俗称止泻奶粉)是不错的选择,年纪较大的儿童,则给予少油、少糖、少盐的清淡饮食。

在肠胃炎的流行季节,不论是病毒性肠胃炎或细菌性肠炎,勤洗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工作才是安全之道。

为儿童和家庭带来平安与喜乐

促进生命尊重与社会和谐

我们是各类发展迟缓儿童的智慧支持者

合作伙伴

台湾儿童发展早期疗育协会

台湾儿童发展早期疗育协会是台湾最早由早期干预跨专业人员所组成的组织,年6月由郭煌宗医师、梁忠诏医师和数十位疗育专业人员率先于花莲成立。台湾儿童发展早期疗育协会历届理事长皆为儿童早期干预之医师或大学物理治疗学系教授。会员为从事发展迟缓儿童相关的医疗、教育和社福等领域的从业人员。每年十月举办跨领域之早疗论文大会,至今已十七届,堪称台湾早疗的菁英汇集平台。自年起在台湾已承办卫福部门的早期干预专业人员共同课程(初阶与进阶),连续八年,为台湾的早期干预跨领域合作奠定基础。年起该会在南投县、花莲县、台东县设有早期疗育办事处,并在这3个县陆续设立了七个小区服务据点和一个早疗中心,并以“Lucky7,HappyChildren”为口号,期望这些据点成为家长和孩子的成长花园。(网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chuanyundong.com/fxcq/104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