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很多家长急匆匆找我看病:“张医生,张医生,宝宝又拉肚子了!”。紧接着一大堆便便的图片就呈现在我眼前,可谓是“千姿百态,各色各样”,简直“不敢直视”......
其实对于腹泻,宝爸宝妈们不用这么紧张,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下,“拉肚子”,到底该怎么办。
拉肚子,医学称为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综合征。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约占半数。每年有2个发病季节高峰,一个高峰为6至8月,主要病原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痢疾杆菌,另一高峰为10至12月,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
为什么宝宝会腹泻?
引起婴幼儿腹泻病的病因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原因。
1
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常见为轮状病毒、诺如病毒;
●细菌感染:常见为大肠杆菌(分为致病性、产毒性、侵袭性、出血性)、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其他如沙门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其他:如真菌、寄生虫、肠外感染、使用抗生素均可引起腹泻。
2
非感染因素
●饮食
1、喂养不当引起的腹泻:多为人工喂养儿,原因为喂养不定时,饮食量不当,突然改变食物种类,过早给大量淀粉类或脂肪类食品;母乳喂养过早添加辅食;果汁,特别是含高果糖或山梨醇的果汁;
2、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蛋白、大豆蛋白等过敏而引起腹泻。
3、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主要为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引起腹泻。
●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道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或由于口渴饮奶过多等都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致腹泻。
有哪些症状?
根据大便性状和次数,作出判断。根据家长和看护者对患儿大便性状改变(呈稀水便、糊状变、黏液脓血便)和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的主诉可作出腹泻诊断,可伴有或不伴有腹痛、呕吐、腹胀,急性腹泻病程多在2周内,大于2周小于2月为迁延性腹泻,大于2个月为慢性腹泻。
提醒
对于腹泻患儿,一定要做脱水评估:观察宝宝有无精神差、皮肤弹性差,口唇是否干燥,眼窝及囟门是否凹陷,尿量有无减少,四肢末端是否冰凉,这些都很重要,家长们要认真观察,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医院。
各种类型腹泻怎么区分?
根据患儿粪便性状、粪常规检查结果分为水样腹泻和痢疾样腹泻。
●水样性腹泻:大便为水样,粪常规检查未见白细胞,多为病毒或产毒素性细菌感染;
●痢疾样腹泻:粪便呈黏液脓性、脓血便,大便有白细胞,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了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此种腹泻可能为乳糖不耐受的一种特殊类型,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需要做哪些检查?
对于急性感染性腹泻,保持足够血容量和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优先于病因诊断。
免疫功能正常的患儿出现急性水样腹泻24h之内,无需粪便培养。
脱水、发热或粪便中带有血液和脓液的患儿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如粪常规、粪潜血、病毒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粪培养、血气分析、电解质、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
该怎么治疗?
1
补液治疗
对于腹泻患儿,如果能进食,首选口服补液盐,从患儿腹泻开始,就给予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给予ORS和其他清洁用水,在每次稀便后补充一定量的液体(<6个月者:50ml;6个月~2岁者:ml;2~10岁者:ml;10岁以上的患者随意直至腹泻停止),对于重度脱水的患儿,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液。
2
饮食治疗
急性腹泻病期间,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开始后尽早恢复进食。
母乳喂养儿
继续母乳喂养,如果腹泻≥1周,或出现乳糖不耐受的可疑现象,母乳改成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粉;腹泻缓解后,在第3天开始在2周内逐步转为母乳喂养
母乳+配方奶混合喂养儿
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改为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粉;如果腹泻≥1周,或出现乳糖不耐受的可疑现象,全部改成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粉;腹泻缓解后,在第3天开始在2周内逐步转为母乳喂养+原配方奶粉喂养
≤6月人工喂养儿或≥6月以配方奶为主的婴儿
改为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粉;腹泻缓解后,在第3天开始在2周内逐步转为原配方奶粉喂养
≥6个月以辅食为主的婴儿
继续食用已经习惯的日常食物,如粥、面条、烂饭、蛋、鱼末、肉末。
年龄较大的儿童
饮食不加以限制,包括谷类、肉类、酸奶、水果、蔬菜。尽可能地保证热量供应,在急性腹泻病治愈后,应该额外补充因疾病所致的营养素缺失。
不推荐含高浓度单糖的食物,包括碳酸饮料、果冻、罐装果汁、甜点心和其他含糖饮料。不推荐进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3
补锌治疗
由于急性腹泻时大便丢失锌增加、负锌平衡、组织锌减少,补锌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腹泻病和慢性腹泻病患儿的临床预后,减少腹泻病复。推荐急性感染腹泻病患儿进食后即予以补锌治疗,<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10mg,>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20mg,共10~14d。元素锌20mg相当于硫酸锌mg、葡萄糖酸锌mg。
4
药物治疗
●益生菌制剂:某些益生菌对治疗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具有疗效,尤其是对病毒感染导致的水样腹泻具有显著疗效;在疾病早期给予疗效更明显,如布拉氏酵母菌散、鼠李乳杆菌、其他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罗依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酪酸杆菌等。
●蒙脱石:蒙脱石治疗儿童急性水样腹泻可以缩短腹泻病程,减少腹泻排便次数和量,提高治愈率。用法和用量:<1岁患儿:3g/d,分2次,>1岁患儿:3g/次,3次/d。
●消旋卡多曲:消旋卡多曲能明显缩短急性水样腹泻患儿的病程,在最初24h内能明显地控制腹泻症状。适用3月龄~10岁患儿,儿童最常用剂量为1.5mg/kg/次,3次/d,饭前口服,疗程为5d或用至恢复前。
●抗生素治疗:80%腹泻为病毒性腹泻;大便水样或蛋花样,量多,大便脓细胞5个/HP,多为病毒感染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不需要用抗生素;如果大便量少,有黏液脓血便,大便脓细胞≥5个/HP,多为侵袭性感染,需要用抗生素,抗生素根据大便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
●抗病毒药物:抗病毒应用于急性腹泻病的治疗无证据,不推荐应用。
●中医中药:采用辨证方药、推拿、针灸等方法。
急性感染性腹泻能在家治疗吗?
无脱水征和轻度脱水征的患儿可在家庭治疗,家长在实施急性腹泻病家庭治疗时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给予患儿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补锌治疗;
●尽早恢复饮食。
提醒
对病情未好转以及出现下列任何症状医院:
●腹泻剧烈,大便次数多或腹泻量大;
●不能正常饮食;
●频繁呕吐、无法口服给药;
●高热(<3月龄38℃以上,>3月龄39℃以上);
●脱水体征明显:明显口渴、眼凹、烦躁易激惹、萎靡;
●便血;
●年龄<6月龄、有慢性病史、有合并症状。
怎么预防宝宝腹泻?
预防措施包括:
√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提倡母乳喂养
√积极防治营养不良
√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及轮状病毒疫苗的应用
小结
腹泻虽是常见病,得了切莫心太宽;
病原多是有感染,病毒细菌最常见;
首选口服补液盐,饮食治疗是关键;
怀疑乳糖不耐受,腹泻奶粉及时换。
药物可用益生菌,蒙脱石散加补锌;
其次消旋卡多曲,病毒治疗不推荐;
大便若是细胞高,根据培养用消炎。
精神不好又脱水,频繁呕吐药难咽;
发热还有脓血便,医院看;
牢记上述知识点,今年腹泻不发难。
张传印
男,安徽亳州人,医学学士,医院儿科医生,自幼喜爱文学、书法;平时工作繁忙,一有闲暇,喜欢通过写诗、习字来陶冶情操,正是“闲来无事三两诗,明月清风跃然纸;不求李杜传千古,矢志行医乐度日”。
*文章系本平台原创,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更多精彩戳?
●宝宝发热选物理降温or退烧药?这2种情况要注意!
●一文看懂:6-24个月宝宝辅食添加时间、顺序、方法、种类...
●宝宝出生就要立刻打的这支疫苗,究竟选国产还是进口?
点击“阅读原文”看往期精彩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